创伤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:以下肢夹板固定为例
在紧急医疗情境中,创伤性骨折是常见的伤害之一。正确的急救和后续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。在医院外或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,实施初步且有效的应急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患者痛苦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,并为正式治疗争取更多时间。本文将以下肢夹板固定操作为例,详细阐述夹板固定技术的操作过程。
一、评估与准备
1. 环境安全检查:首要确保现场环境的安全性,避免进一步伤害。
2. 患者初步状况评估:通过观察和询问,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,包括是否有意识丧失、呼吸困难、开放性伤口等紧急状况。对于骨折的初步判断可依据受伤部位的功能障碍、疼痛程度、肿胀或畸形等症状。同时记录受伤时间及机制,这对于确定急救措施至关重要。
3. 医护人员个人防护:在处理创伤患者时,医护人员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,如佩戴手套,穿戴口罩和帽子,以防止感染传播。
二、快速且恰当的初步急救
1. 将患者平躺在硬质表面上,避免移动受伤下肢。对于疑似骨折者应尽量保持其伤处静止不动。
2. 利用现场材料对患肢进行临时固定:利用就地取材原则,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衣物、树枝等物来暂时限制关节活动。确保所使用的物品足够牢固,能有效控制骨折部位,同时也不宜过紧以免造成压迫性损伤。
三、夹板制作与应用
1. 选择合适的材料:在医院外或急救站中,常用的夹板材料包括硬纸板、木制夹板或者塑料夹板。这些材料具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来提供支撑作用。
2. 根据患者受伤部位定制合适的长度和宽度的夹板,确保其能够覆盖骨折端及其上下至少一关节,同时给予适当的保护范围。
3. 在夹板与皮肤之间放置一层柔软的衬垫物(如棉布或海绵),以减少压迫性损伤的风险。对于开放性伤口、感染区域或血液循环不佳的部位,需要特别小心地避免直接接触这些区域。
4. 将夹板固定于患肢上:使用绷带或弹性包扎带来固定夹板至受伤肢体上,并确保足够紧固但不过度施压。固定时需先从远离心脏的一端开始缠绕,逐渐向近心端推进,以防止血液循环受阻。
四、正确搬运与后续护理
1. 在搬运患者过程中,应尽量避免伤肢受到额外的压力或牵拉,可使用担架等工具来转移。
2. 对于已经固定好夹板的下肢,在搬动时要确保整个下肢被妥善保护并保持稳定状态。可以采用双人抬举或专用运输设备以减少搬运中的风险和不适感。
3. 详细记录患者情况:包括受伤时间、地点、初步诊断结果、使用材料种类及规格等信息,以便后续进一步治疗过程中参考。
4. 转移至医疗机构后应立即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与评估,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或其他形式的专业处理。同时也要继续观察并监控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以及疼痛程度变化。
五、注意事项
1. 保持冷静:急救人员需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迅速而有序地进行操作。
2. 注意保暖:寒冷环境可能加重伤者寒战反应,增加心肺负担;因此,在非必要时不要让患者暴露于低温环境中,并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保温措施。
3. 禁止使用冰敷直接冷敷伤处:因为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加剧局部缺血现象。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温水浸泡或垫上保暖材料,维持适宜体温。
4. 鼓励患者保持镇定:通过简单的安慰言语帮助其减轻焦虑感;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多移动患者的受伤肢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。
六、总结
下肢夹板固定是一项紧急医疗技术,在急救和初步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熟练掌握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疼痛,还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。此外,及时而正确的操作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康复速度。因此建议相关工作人员接受专业培训并定期复习相关知识技能,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。
通过以上步骤详细阐述了下肢夹板固定的操作过程,并强调了评估、准备阶段的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项。这不仅有助于急救人员掌握基本的应急措施,也为更进一步的专业治疗奠定了基础。